点击数:2777 发布日期:2017-04-17 10:37:17 作者: 来源: 中国经济导报
回应PPP“落地难”
会议中有记者问道,“最近几年大家都非常关注PPP,也一直有声音反映说PPP落地难的问题。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,有代表委员提出,社会资本进入PPP越来越难了,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,国家采取什么进一步措施来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,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投资?”
严鹏程表示,2014年以来,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,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,多措并举,大力推广PPP模式,取得积极进展。从实施情况看,政府、企业、中介机构等都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,政府遴选适用PPP模式的投资项目、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,也需要一个工作周期,这在客观上造成前期PPP项目落地较慢的印象。
随着适应期逐渐过去,各方面实操水平不断提升,2016年下半年以来,PPP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。据市场机构统计,截至2017年3月底,已公布社会资本方中标人的PPP项目达到2579个,其中约52%是在2016年7月以来落地的。“当然,我们也看到,PPP项目落地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。比如,基层政府PPP项目操作能力不足、合格社会资本方较为缺乏等等。对这些问题,我们将努力加以解决。”严鹏程表示。
此外,严鹏程介绍道,关于社会资本进入PPP难问题,经过深入调研分析,实际情况与大家的印象有一些出入。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,民营企业2016年共有724个项目单独或者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中标,占总落地项目数量的51%。与国有企业相比,民营企业在中标的PPP项目个数上具有优势,但民营企业的投资规模占比相对较小,主要是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小型PPP项目,投资规模大、回收期长的高速公路、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参与较少。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:
一是民营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较弱,参与投资规模大的PPP项目时容易受约束;
二是PPP项目多为传统基础设施项目,以往民营企业参与这类项目不多,无论管理、技术、运营等相关经验和能力都有所欠缺。但是,这种局面也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,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,涌现出一批民营公司代表。
今后,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主动施策,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,狠抓PPP项目落地见效。重点抓好三件事:
一是抓示范。继续做好市政工程领域和辽宁等重点地区PPP创新工作,实施一批高质量的PPP项目,尽快形成示范效应。
二是抓PPP项目证券化。去年我们和证监会联合出台了相关文件,将进一步加强与证监会协作,持续推进PPP项目证券化。
三是抓实务操作培训。针对基层部门PPP实操能力普遍不足的问题,加强政策和实务操作培训,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的PPP项目案例,供各方在推广PPP模式时学习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