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2222 发布日期:2018-05-18 00:00:00 作者:徐强 来源: 鼎能路桥_四川鼎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
——记宜宾路桥金秋湖项目经理杨锐
5月9日,当黎明的阳光照耀大地,杨锐匆匆从金秋湖项目工地出门,昨夜桥梁桩机出现了问题,他在现场守了一个通宵,此时,虽然非常疲倦,但他没有回家休息而是直奔公司总部而去,他着急回公司汇报昨夜工地发生的情况……
守与弃
象这样通宵达旦守在工地的情况时有发生,工地一但遇到重点难点问题的时候,杨锐必然会一直守在现场,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,作为项目的负责人,他觉得这是自己份内的事。
金秋湖项目部到他家,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,但至从他接手这个项目后,就基本守在了工地。家里孩子还小,由于夫妻都忙于工作,孩子托付给父母带,他长期不能着家,父母偶尔会报怨“你长期不管娃儿,娃儿究竟还是不是你的。”面对父母的责问,他无言以对,在照顾家庭的问题上,他一直觉得很愧疚。为了工作,他不得不抛下对家庭的一些责任。
去与留
杨锐从大学毕业就聘用到了宜宾路桥工作,那时公司还是养护段下属的一个工程队,公司整合之初,许多人留在原单位(原单位为事业单位),但他仍和极少部分职工一起整合到了新公司,经过8年多的磨练,专业技能和项目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其间也有不少学到技术的人另攀高枝,但他仍认真守在基层,努力做好份内之事,他有自己的做事信条:干什么事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企业培养了我,便应该为企业做点贡献。时间长了,他觉得自己跟公司有了亲人般感情,就更不舍离开。
管与责
作为项目负责人,杨锐每天要应对许多事,内部管理、外部协调、现场组织安排,没哪一件是轻松的事。安全、质量、进度事事得操心。在内部管理上,他每天尽量把自己几年所学的知识教给身边的人,他深知,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组成团队才能干出更多漂亮的事。为此,他建立了微信工作群,要求项目部工地一线的人员及时在群内汇报现场工作情况,及时掌握工地一线的施工动态信息。并要求每一名员工每天在群里进行工作总结,一一进行沟通,发现有问题的,立即协商解决,让信息化管理在工作中得到有效体现。
外部协调是一件纷繁复杂的事,工程推进牵涉到方方面面,业主方、建设方、征地方、材料方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交涉和沟通,只要信息不对称,就会无法推进工作。在面对项目最大难题的征地撤迁工作中,杨锐经常奔波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每名项目占地户家,遇到不理解的,他只能一次次耐心作好解释,再多的委屈也只能笑脸去面对,以求达成理解,为项目的实施服好务,一年多下来,他已经和当地居民混得熟稔起来,每家的情况都摸得很清楚,工作开展也逐渐顺利起来。同时,他还利用自身在业内工作多年的相关资源,尽自己最大努力,积极地推进工程的实施。
现场的组织安排是推进项目实施的落脚点,为了抓好这项工作,杨锐进行了分段分时的计划组织安排。针对每月的施工组织计划,提早作好相关准备。针对每个工序的班组施工计划,则在头一天提前进行交底,他要求所有岗位当日工作当日完成。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,每天早上八点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项目部,开始他一天一巡的现场检查工作。
杨锐认为,管理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,就象自己既然挑起了这负担子,就该为这个担子负责。他觉得自己离不开工地,工地也需要他去值守,每一天,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份责,便是一种信念的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