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党建群团 > 党建之窗

榜样(一) 永不停歇的开拓


点击数:2686 发布日期:2017-06-13 17:10:34 作者:徐强 来源: 鼎能路桥_四川鼎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


编者按:

2017年,宜宾路桥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中,在这个发展过程中,反映出一批爱岗敬业的个人、大胆作为的团队,他们尽职尽责,勇于担当,恪尽职守,传承了宜宾路桥人善于作战,善战硬战的传统作风,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向这批积极向上的职工和团队学习,公司特推出《榜样》系列专题报道,大力弘扬这股正气之风。

榜样

——记宜宾路桥市场开发部

  又到周末,市场开发部主管陈侯斌接到部长蔡宇的电话,“明天开标,今晚待标底确定后上传标书……”他应了一声,向另外两位同事说了一下情况,大家便默契地分头行动,开始为标书的制作忙碌起来……作为市场开发部的一员,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,习惯了这样的加班,习惯了这样的工作与生活叠加。

尽职尽责 不让机会错失

市场开发部原本是6人团队,年初随着公司PPP项目的增多,又抽调2人去了PPP项目公司工作,使原本就缺少的人力更加紧张,工作量也愈发增大。余下人员需要完成每一个项目的信息收集、跟踪沟通、资料准备、投标准备和后期的项目移交工作,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细致地去对待。大家的分工很明确,有必须独立完成的内容,也有相互配合和交叉的合作。

“市场开发工作就如打鱼提前撒网,鱼来了不放过任何机会。”蔡宇对市场开发工作作出生动的比喻。市场竞争是残酷的,任务来了,天大的事情都得放下来。在一次投标工作中,陈侯斌正在忙着赶制标书,接家人电话告知孩子摔伤送往医院,要他立即赶过去,当时,虽心急如焚,但他深知手上工作的重要性,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愧疚连夜赶制标书,直至凌晨一点多钟标书制作完成后,才匆匆赶往医院。这类的事情不止一次,陈侯斌爷爷离世埋葬当日,正好赶上公司重大项目投标,在接到通知后,陈侯斌来不及作任何休息,便立即从墓地奔赴兴文县开展起投标工作……

市场开部的每一名员工都明白“机会不等人,错过了机会就无市场”这个至理,在“任务面前没有任何请假理由”这个工作理念的植入中,在长期的加班和出差的节奏下,让他们失去了很多与亲人团聚的机会,失去了许多为家庭尽责、尽孝的时间。但为了企业和个人更美好的发展和生活,他们没有怨言。

立足岗位 发挥团队力量

今年以来,市场开发部的每名员工象上紧发条的时钟,在不停歇中开展着中心工作。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,他们不断来回奔波在川内各市、云南、贵州等地,去完成市场准入先期的注册备案和各个信息与项目的工作对接。随着三个PPP项目的推进和开工,这样的对接、沟通工作加强了他们的劳动强度,使出差、加班成为工作常态。

张智娟是目前市场开发部唯一一名女员工,6月初,为了完成与兴文县业主方的PPP合同对接,她在扁桃体化脓、身体发着高烧的情况下,一直坚持到晚上七点多钟完成工作后,才从兴文县赶回宜宾输液治病。

对此,部长蔡宇心怀歉意,他说,像这样牺牲自我时间的事情很多,主管曹生辉,家没在宜宾,只能利用周末回家,但一旦有任务,他就会坚守在岗位,直到任务结束才会按常规回家看看。市场开发部的工作就是以拿项目为核心,部门每个人都以项目特性来分解目标任务,分工明确,各人工作必须在时间节点内完成。在市场开发后期的工作中,多是与业主、或者与其他部门协作来完成,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让整个事件停滞下来。正是这样的团结协作,才使这个团队,总在忙碌中如齿轮啮合般不断推动着工作的运转。

主动思考 为企业利益而搏

2016年,市场开发部全力以赴签下近16亿的项目大单,尽管凭着这些合约近一两年也能满足完全企业的生存需要,但市场开发作为企业的重要命脉,市场开发的团队没有一个人因这份成绩而骄傲,2017年企业的转型升级,促使他们加大了市场开发的马力。

“今年的目标任务是4个亿至15个亿”,说起市场开拓蔡宇有些忧心手下们的心理健康。现在虽然跟踪的项目不少于15亿,但越接近成功压力越大,前期投入的人力、财力的成本会形成无形的压力,让市场开发部每个员工感到如履薄冰。项目前期已经付出很多心血,越接近目标越要认真仔细工作和思考,利用各种创新手段确保项目成功落地。

“广交朋友,不树敌人;不越红线,多拿项目”是市场开发团队遵循的工作原则,招投标竞争中,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人员不足的压力,更多是来源于如何管控好成本让项目给企业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。价格确定的高低直接确定中标的成功率,在不损企业形象和利益的情况下,做到成本的有效控制,是他们绞尽脑汁需要去思考和达成的目标。

市场开发部这个小小团队,他们从不发出任何豪言壮语,只是默默地用行动进行着永不停歇的开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