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员工视窗

秋天正是读书天(二)


点击数:2462 发布日期:2017-09-12 11:21:29 作者:黄怡 来源: 鼎能路桥_四川鼎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


记得初中和高中时特别喜欢三毛,她的文字很温暖,每次读她的书真是觉得特别幸福。高中时坐我后桌的女生特喜欢张爱玲,我俩还曾就这两位女作家谁更优秀争论过,前段时间和她聊天,我俩突然想起这件事情,嘲笑那时的我们是多肤浅啊。

于是最近读张爱玲的小说集,觉得很多作家的作品都带有自己的人生经历。三毛的文字轻快、温暖,是因为她短暂的一生本就很幸福,她的作品写的都是自己生活中小事,尤其是她和荷西生活在撒哈拉的那几年,隔着长长的时间和空间依然能通过文字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满足、对世界的爱。

张爱玲的一生直到现在还被别人津津乐道,和胡兰成闪合闪分,赴美国后和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美国作家在一起,后又孤独终老,她的文字总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,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永远只会做一件事情:找男人,而且永远不可能幸福。结局最好的《倾城之恋》里的白流苏用尽办法找到了范柳源,求得了半世安稳,可是我看完却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爱情?毕竟“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。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了”。有时看完一部小说就会想张爱玲的一生的心里路程究竟是什么样的,作品中这么多悲剧的主人公。但她尤其擅长细节描写,看得我连声叫绝,在这里分享几段个人觉得很精彩的。

《金锁记》中的七巧嫁了个大家族里瘫痪在床的废二爷,守活寡不算,想出轨不成,最后变得神经质。她写七巧为自己的境遇痛哭,不写嚎啕大哭,没有歇斯底里,她写的是“七巧顺着椅子溜下去,蹲在地上,脸枕着袖子,听不见哭声,只看见发髻上插的风凉针,针头上的一粒钻石的光,闪闪掣动着。发髻的心子里扎着一小截分红丝线,反映在金刚钻微红的光焰里。她的背影一挫一挫,俯伏了下去,她不像在哭,简直像在翻肠搅胃的呕吐”。七巧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被张爱玲仔细推敲过的似的,但又写的那么自然,而且通过錾子上钻石的闪动来写出她的痛哭,这丰富的想象力。

《年轻的时候》里潘汝良喜欢的沁西亚为了改善生活嫁了个很不如意的男人,可直到生病去世都在为生活奔波,够讽刺。在他们认识之前,潘汝良总是不由自主的在书上勾出一个人脸的侧影,就是沁西亚的侧脸,她写“画上的侧脸没有头发,没有眉毛眼睛,从额角到下巴是极简单的一条线,但是看得出来不是中国人”,我看到这里正纳闷,就一条线怎么就看得出不是中国人了,原来是,“鼻子太出来了一点”。潘汝良和沁西亚第一次见面,汝良睁睁地看着沁西亚,看得沁西亚非常不好意思,她写道“沁西亚的脸也红了,像电灯罩上歇了个粉红翅的飞蛾,反映到她脸上一点最轻微飘忽的红色”。潘汝良和沁西亚约定互相教对方德文和国语,汝良心里一整天都充满了欢乐,“野地里的狗汪汪的吠叫,学校里摇起铃来,晴天上凭空挂下小小一串金色的铃声。沁西亚那一嘟噜黄头发,一个鬈就是一只铃,可爱的沁西亚”。

《连环套》中的赛姆生太太年轻时特别漂亮,为了生存,她一生嫁了若干个有钱的男人,生了若干个孩子,小说开篇写到通过照片看到了赛姆生太太年轻时美貌,却只用了一句话暗示了最后的悲剧,“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是碎壳,纷纷的岁月已经过去,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,滋味个人自己知道,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瓜子壳”。